展览时间:2018年2月10日—2018年3月4日
地点:河北博物院8号展厅
开幕式:2018年2月10日上午10:30
本次艺术展以“艺术与科学的对话”为主题,体现了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最高境界。共分为“科技与智造”、“生态与人居”、“信息与智能”、“自然与生命”四大板块。
本次展览重磅大咖作品:李洪波——纸片雕塑
李洪波作品:展现“流动”的纸雕艺术
第一眼看上去时,也许你会觉得李洪波的作品和普通的罗马风格石膏像并没什么区别。但当你靠近这些雕塑时,就会发现,事实上那些看上去像由石膏制成的雕塑,其实是由许多层很薄的纸张组合而成,而当你试着接触这些雕塑时,这一瞬间雕塑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变化:你可以随意拉伸并且扭曲这些雕塑,在你还未回神之际,雕塑在一瞬间又可以迅速恢复了原样。
这种制作技术是惊人的,每一个雕塑都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首先要进行精确的计算,然后用细带将纸片串连起来,并堆砌到合适的高度。
单单是制作一个石膏像,就需要花费几千张纸片,然后使用带锯和打磨机等工具,对这叠纸进行切、雕和打磨等步骤,就像对着石头进行雕刻一样。
李洪波运用物体之间在时空中逐渐进化和演变的相互作用,让这些半身雕刻像、日常用品、玩物,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形态。
李洪波先生亲自展示作品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纸”,凭借李洪波的想象与技艺,由此产生出了无限可能性,其纸雕作品可以弯曲、伸展、收缩以及变形。
“人体不可以伸长,故而人类的认识也是不可以延长的。我想改变对这些事物的看法。”
——李洪波
本次展览重磅大咖作品:许仲敏——转山 / 装置艺术
许仲敏装置艺术:转山
许仲敏的作品一直在呈现一种虚构的乌托邦,表达的人类对乌托邦的体验和信念,他呈现的是一种庄严的仪式,一种趣味的游戏,一种优美的戏剧和一种跨界的艺术。他的作品是对现实的视觉过滤和升华——以超真实的方式来诠释生命的神秘和“不可抗力”的特性,并与观众共同分享对世界的体验。
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精神修炼过程,痛并快乐着。
──许仲敏
当我们面对着许仲敏的一件作品时,不禁要问:他是怎么做出这件作品的?这件作品又要向我们传达什么?事实上,许仲敏作品中的光的闪耀配合着机械的运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叹为观止的技术奇观。一个个运动着的小型人形、婴儿和骨架,或围绕着一个中心柱不断循环走动、或垂直向上爬行,都像是在进行一种运动式的仪式化劳动,向我们展示了肉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整个过程。
数字艺术展北京首展现场
在光怪陆离的声光电媒介背后,是艺术家对生命、科技和人类的思考,是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它们一方面暗喻一种自我解救的精神修行过程,另一方面则表达了未来主义式的运动之美,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许仲敏的创作步入幻象与感知的另一条路径,视线从单一的机械装置,转向含混的空间感知。
本次展览重磅大咖作品:刘力宁——花园、长发、雪 / 装置艺术
儿童时的美好回忆
刘力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曾参加“青春地平线”、“中国当代美术的今日与未来”、“优雅的生猛”、“移形转神双人作品展”、“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联展”、“微控·青年艺术家联展”、“中国制造路加诺·贝纳通国际艺术项目”等。
本次展览作品:瓦力机器人 / 人工智能
瓦力工厂机器人,专注于3-14岁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成员,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是集机器人教具设计、研发、生产、配套课程编写,国内外机器人赛事承办,机器人教师认证,机器人实验室建设于一体的全生态链机构。
瓦力工厂是以机器人为载体,通过动手搭建、设计组装、编程运行在快乐和兴趣的基础上,提高青少年的动手制作能力、逻辑运算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科学认知力、团队协作力以及增强语言表达和自信心等。
机器人器材在乐高积木的基础上,增加了CPU、马达、各种传感器等电子元件,让孩子们所搭建的物品不止是在模拟外形,还能让孩子赋予机器人“生命”。
机器人的编程的实现是通过刷程序卡片,机器人所要执行的命令以条形码的形式印在卡片上,孩子只需要根据自己搭建的机器人所用的电子元器件中挑选适当的程序卡片,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刷程序卡片实现,进一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简单操作就能给机器编程。让孩子了解编程含义并且实现编程。
本次展览其他艺术家及部分作品
陶娜作品《一花一世界》
陶娜,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研究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出版《走位--陶娜作品集》
潘悦作品《墨非·攻》
潘悦,1994年生于安徽省六安市,2011-2016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专业,学士,2016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专业,硕士,在读。
作品阐述:墨为媒,簇为阵,盛墨之盘为映照,营造具有张力的空间,展现“墨非·攻”的主题。墨,是痕迹,是工具,是武器,是哲学,是史诗,也是墨本身。空间形态是与形态变化可见,又于箭簇下,墨池之隙间置一坐,引入观者的参与互动。墨者渐远,来者如川,墨,亦非墨。
王俊远作品《舟》
王俊远,1986年生于山东临沂,201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专业硕士在读。
陈复澄作品《拓片》
陈复澄作品《砚台雕刻》
陈复澄,1943年2月10日出生在重庆市,中国当代着名书法篆刻家、古文字学家、博物馆学家、文物鉴宝家、刀笔书法第一人。
姜淼作品《女孩系列》
姜淼,1981生于吉林,现居北京。2005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她的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澳门博物艺术馆,贵阳美术馆,南京博物院收藏。
张冕作品《开卷》
张冕,1983年10月出生于山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国家三级美术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院青年家创作中心雕塑家。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宿志鹏作品《制造与被制造》
宿志鹏,1981年7月生于山东潍坊,汉族,中共党员。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在读。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建设文化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彭斯作品《风》
彭斯,1980年生于湖南衡阳,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湖南省油画学会会员。
高一斐作品《鞍者安也》
高一斐,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油画家
潘鹤作品《和平少女》
1925年11月生,广东南海人。中国着名雕塑家、书画家,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全国美展评选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被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马永强作品飞沙系列之《光语14》《光语21》
马永强,1971年出生于山东烟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当代艺术研究会委员
周长勇作品《四十万公里》
周长勇作品《在虚空,他转向他的天使们》
周长勇1974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97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入伍,在军队系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教学。2010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_^
参与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和高校老师中,很大一部分是活跃在当今艺术圈和数字新媒体界的佼佼者,其中,许仲敏的装置艺术作品、李洪波的实验艺术雕塑头像作品,都在当今世界科技装置艺术和实验艺术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潘鹤先生的和平少女雕塑与陈复澄先生的拓片作品和砚台雕刻作品也代表了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艺术功底,习主席也曾对此拓片作品高度评价;马永强、陶娜、彭斯等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代表了中国青年艺术家对传统绘画在科技艺术主题创作领域的探索和追求;
此次艺术展将呈现当代艺术继承传统基因、开创新领域的特色,也体现了数字科技对艺术本身的推动,进而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