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二:不惧过剩局面,看厦门天马8.6代高世代线项目立项背后的考量
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井喷式的建设转机在2013、2014年。2013年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发改委将在推进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从多方面完成自身的职能转变。下放权力的重点,首先是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的权限。投资项目审批的权限下放到省级。
因此,全国各地政府在看到液晶面板产业带来本地产业聚集、就业、税收及丰厚的投入产出回报,各地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纷纷上马,形成了目前国内的液晶面板产业格局:北京津冀、长三角、东南沿海、成渝鄂地区四大集聚发展带,四大地区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龙头企业聚集自身产业周边项目,形成了产业集聚区,最后形成产业基地的集群发展模式。
在北京津冀、长三角、东南沿海、成渝鄂地区四大集聚发展带,形成了十大新型显示园区,分别是深圳光明科学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经济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没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这两个区域台籍企业较多,因为台湾当局所谓“N-1”政策以及台湾地区已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所以在大陆投资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意愿不高;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比邻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东方合肥的8.5/10.5代高世代线完成可以覆盖华东市场。
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厦门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地之一,而厦门8.6代高世代线项目在液晶面板严重的今天,厦门地方政府从厦门新型显示产业基地集群、就业、融投实业等方面现实利益出发,借助城建公司和国有控股企业大规模融资,与深天马合作的330亿元的项目才能顺利获批,至于国家级层面和整个行业过剩的局面考量,你认为厦门地方政府是认真的吗?认真考量岂不是汤都喝不上了?
为什么厦门地方政府选择与深天马合作,而不选择京东方?
京东方在福州有8.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加之京东方要技术有技术、要人才有人才、地理位置更近,为什么不选择京东方,而选择与深天马合作呢?
一方面地理位置过近,这既是有利因素,也是不利因素,京东方的不用在较近的两地重复建设高世代线。另一方面,京东方已经官宣停止在液晶显示领域的投资,声称已经完成了相关布局。
2019年,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液晶显示产业持续下行的行业周期是公司经历过的最强“寒冬”。未来京东方将停止对LCD产线的投资,更多聚焦OLED以及新兴的Mini LED和Micro LED等领域。
在深耕显示产业并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后,京东方基于显示与传感技术优势开拓物联网新赛道,发展新的业务。“不仅要卖谷子,还要做成米花、米团、米酒。”陈炎顺表示,京东方要用十到十五年时间从一家千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发展成为千亿美元的公司。
2019-2022年这三年,三星、LGD宣布调整了LCD业务,关停第7.5代和8.5代LCD面板的部分生产线。三星把苏州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及液晶显示专利一同卖给了TCL华星,并退出了液晶面板业务;LGD加速退出液晶面板业务,P7产线已决定出售给一家韩企,广州8.5代线正在协商出售;松下也宣布正式退出液晶面板业务,其于2021年终止生产LCD面板。
在全球头部面板企业纷纷停止投建或退出液晶面板领域的背景下,厦门地方政府逆流而上,与深天马携手投建330亿元的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
为什么选择深天马合作呢?
深天马是厦门地方政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是想仿照深圳扶持TCL华星一样,以达到如深圳显示产业集群规模的期望。
深天马作为国有企业,为什么在深圳扶持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时不与TCL竞争一下,直到2022年才在偏于一隅的厦门成行呢?当时,深天马已经有了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经验,而TCL只有终端品牌,笔者认为这与深圳这座城市办事的高效率有莫大关系,另外就是国企私企在效率上,TCL更适合深圳。(这里的观点可讨论:有可能是资金问题或企业市场或产品定位问题)
厦门这座晚来的8.6代新型显示项目也是国企与国企的强强联手,只要抓住最后一波液晶面板红利,就不惧未来液晶面板市场的过剩局面。
深天马A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基于前期公司在厦门拥有的良好的合作基础,2022年先后宣布在厦门合资投建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TM19)和Micro-LED全制程试验线。
关于深天马选择在厦门开设新工厂的原因,深天马A指出,厦门天马于2011年在厦门投建了第5.5代LTPS产线,也是国内第一条LTPS生产线,并于2014年在厦门追加投建了第6代LTPS生产线,产品基本覆盖全球品牌客户,并在技术、工艺、运营、管理、人才和客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先发优势,助力深天马近五年持续保持全球LTPS智能手机面板市占率全球第一,并在LTPS车载和IT市场取得快速突破。厦门市拥有优良的产业基础,产业链条完整。
为什么厦门地方政府宁愿投资330亿元,也不选择并购一条高世代线
据业内人士估算,改造一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成本和新建一条的成本差不多。在明确市场目标和产品定位后,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新建一条更划算。
旧的高世代线改造做小尺寸产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会涉及到是否经济切割,是否更换背板技术等等复杂工艺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不同产线之间产品是可以转换的,涉及到产品规格之间的兼容,但LCD生产线不能生产OLED产品。对于LCD生产线来讲,部分产品只能在低世代产线生产,高世代产线涉及到PPI、对位精度、生产效率等因素,需要进行产品群的模拟才能决定。转换不仅仅涉及产品尺寸,而是综合因素的结果。
深天马A曾称,TM19产线的设计规划充分考虑了中小显示领域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快,产品换型节奏快的特点,进行产线设计、设备选型和工艺布局,具有更高的换线效率,可以说是对标中小尺寸产品要求而设计的高世代线。
另外,国内地方政府是不能直接拿钱给企业,而是以注资成立城投公司再入股的形式间接扶持。如果兼并或收购一条高世代线,地方政府的资金就会流出,而不能最大价值的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如果新建的高世代线不成,肉也是烂到锅里。
厦门地方政府要让放水资金在实体经济找个突破口
根据央行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606亿元,同比少增1144亿元;委托贷款增加681亿元,同比多增22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41亿元,同比少减164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83亿元,同比多增389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480亿元,同比少471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83万亿元,同比多247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149亿元,同比少833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
下面我们看一下有哪些厦门地方国企参与深天马TM19产线的投资?
来源:天眼查
来源:天眼查
1、厦门国贸
TM19产线占股45.45%,投资90亿元。
厦门国贸2022年有息债务余额414.58亿元,同比变动5.34%。5月2日,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司债券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期初和报告期末,发行人口径(非发行人合并范围口径)有息债务余额分别为393.57亿元和414.58亿元,报告期内有息债务余额同比变动5.34%。
报告期末发行人口径存续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81亿元,企业债券余额6.5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87.4亿元,且共有20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在2023年5至12月内到期或回售偿付。
报告期初和报告期末,发行人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有息债务余额分别为730.10亿元、1,053.48亿元,报告期内有息债务余额同比变动44.29%。
报告期末,发行人合并口径存续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113亿元,企业债券余额6.5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144.4亿元,且共有36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在2023年5至12月内到期或回售偿付。
截止报告期末,发行人合并报表范围内发行的境外债券余额2亿元美元,且在2023年5至12月内到期的境外债券余额为2亿元美元。
厦门国贸控股有限公司由原厦门市商贸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变更而来,成立于1995年,公司业务布局供应链、先进制造、城市建设运营、消费与健康、金融服务五大赛道,主要经营贸易、房地产、港口物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业、对外经济合作、文化体育产业等。
2、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TM19产线占股20.2%,投资40亿元。
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轨道集团”),前身为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是厦门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大型国有企业。2022年3月,经厦门市委市政府批准,将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厦门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集团注册资本300亿元,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员工万余人。轨道集团定位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和出行服务商,主要布局在交通投资建设、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轨道沿线城市开发运营管理等三个板块,具备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运营筹备能力等区域龙头优势,以及地产开发、重大工程项目代建等经验优势,致力打造成为轨道建设、轨道沿线物业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招商运营平台以及集轨道建设融资和开发运营为一体的产业投资平台。
3、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TM19产线占股19.34%,投资38.3亿元。
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圆集团”)成立于2011年7月28日,是厦门市委、市政府组建,市财政局作为唯一出资人的市属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成立以来,金圆集团肩负“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做强区域金融产业”三重使命,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引领区域、对台、自贸区三大金融创新,业务领域涵盖金融服务、片区开发、产业投资等,正努力构建包括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担保、创投、金融要素市场(产权交易中心、区域股权市场、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融资租赁、资产管理、消费金融、小贷及信用大数据等在内的多牌照、多功能、智慧型综合金融服务,致力打造一流的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商,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目前,金圆集团管理金融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元。
3、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TM19产线占股15%,投资29.7亿元。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厦门有限公司和厦门市金财投资有限公司4家企业合资成立,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翔安西路6999号。2011年3月注册成立于厦门火炬高新区,注册资本88亿元,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注册资金最大的企业,也是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项目之一。厦门天马首期投资70亿元在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新建的第5.5代LTPSTFT-LCD及CF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二条第5.5代LTPSTFT-LCD生产线。2012年12月份,已经点亮第一块液晶屏,项目投产后,年加工36万片阵列玻璃基板。产品应用覆盖移动终端、车载显示、娱乐显示、工业仪表、办公显示等中小尺寸中高端显示屏市场。
目前,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98亿元,132亿元的差额将将从银团贷款或厦门地方政府兜底。此次厦门合资投建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TM19)没有私企或私募资本的投资,都是清一色的国企,希望这样的强强联合不要重蹈中电熊猫在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巨亏不得不出售的命运,同时也不愿看到厦门天马8.6代高世代线项目成为打破液晶产业史上最快亏损纪录者。《深度剖析:厦门天马8.6代高世代线项目或打破液晶产业史上最快亏损纪录》请点击查看。
Quarkfinance评论:中国人从不善于做0-1的事,却善于做1-N的事,能够做到逼死对手,最后也让自己万劫不复。
诚如当年全国各地掀起光伏产业投资热潮,最终行业出现恶性竞争,使大多光伏企业大而不强。如果各地政府不顾行业发展现状,盲目投资液晶生产线,有可能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专家强调,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有可能毁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前途。
液晶面板的供给和价格波动一直非常剧烈的,终端需求日趋饱和,未来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会成为液晶面板价格大幅波动的诱因。可以断定,如果大家都积极扩张产能,未来液晶产业一定会迎来流血的价格竞争。
因此,地方政府和厂商投资应该谨慎,更理性地看待当前的市场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